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伴补体C3沉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伴补体C3沉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对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伴补体C3沉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补体C3沉积在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肾活检确诊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共127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依据免疫荧光下补体C3在系膜区的沉积,分为阳性组(72例,56.7%)和阴性组(55例,43.3%),以24 h尿蛋白定量>1 g或肾穿刺时血肌酐值(Scr)正常者进展至Scr异常或肾穿刺时Scr异常者出现Scr升高1倍以上为随访终点,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肾脏生存率。结果共127例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患者成功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9.6±22.7)个月。补体C3沉积阳性组在24 h尿白蛋白定量【(261.3±47.4)比(238.7±51.9)mg,P=0.叭1]、Scr【98.0(56.4,118.6)比85.7(51.9,107.8)μmo//L,P=0.003]、尿酸[(384.0±93.7)比(360.5±88.4)μmol/L,P=0.043]、血清IgA[(3.36±1.17)比(3.12±1.05)g/L,P=0.044]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而血清补体C3值[(0.70±0.42)比(0.98±0.49)g/L,P=0.047]显著低于阴性组。与补体C3沉积阴性组相比,阳性组在LeesⅢ级及以上分级[21(16.5%)比11(8.7%),P=0.034]、肾小球硬化或粘连[29(22.8%)比19(15.0%),P=0.047]、肾小管萎缩或问质纤维化[13(10.2%)比8(6.3%),P=0.027]、新月体[7(5.5%)比2(1.6%),P=0.035]病理改变上更为严重。补体C3沉积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有38例、14例进入随访终点,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补体C3沉积阳性组肾脏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短于阴性组[(52.6±8.9)比(66.1±9.7)个月,P=0.019]。结论伴系膜区补体C3沉积的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表现更重,预后不容乐观,应在早期积极干预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