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地学报》 >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

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

         

摘要

以1990年和2000年及2007年landsat5 TM影像解译出的景观格局图为主要数据源,应用FRAGSTATS软件对景观斑块数、斑块面积百分比、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等7个景观格局指数及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定量,分析近20年来若尔盖保护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7年来,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斑块数、斑块面积百分比、聚合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景观尺度下退化沼泽为景观基底占优势的景观类型,2007年占全区总面积比例48.05%,该区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先降低后期增加,优势度增加后降低.1990~2000年,湖沼和河流水面积减少,沙地治理,退化沼泽、草甸和灌木面积分别增加了1 978.60 hm2、2 559.09 hm2和824.27 hm2,2000~2007年,湖沼水面积仍在退缩,退化沼泽、草甸类的草场面积持续增加,沙地显著增加1 945.90 hm2.气候变暖叠加人为排水疏干、过度放牧、无序旅游、管理局的保护管理及基础建设等是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著录项

  • 来源
    《山地学报》 |2010年第2期|240-246|共7页
  • 作者单位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云南,昆明,65022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湖泊;黄土地、高原、台地;
  • 关键词

    高原湿地; 若尔盖; 景观格局变化; 驱动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