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性别差异: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探讨

性别差异: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探讨

         

摘要

性别差异一直是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问题。女性主义的出现给传统精神分析理论带来冲击,几乎所有的女性主义学派都试图从不同方面对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提出批评。从霍尔奈开始,精神分析学出现了女性主义的转向,她摒弃以往心理学以男性视角说明女性、以男性标准度量女性心理发展的做法,从女性的角度理解她们的生理构造和成长方式,强调不应当以这些构造和方式及其与男性的差异为借口把女性置于劣于男性的地位。克莱因创立的对象关系理论,为精神分析由驱力结构模式向关系结构模式转变奠定了基础,对于儿童心理结构和精神病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伊丽格瑞也对性别差异问题进行了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探讨,试图摆脱父权制传统,突出母亲的社会秩序,以女性为体验的主体论述女性的欲望,说明女性解放和两性之间理想的伦理关系,把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研究纳入到后现代主义学术思潮中来,为其合法地位提供有力的论证。当代三位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对于性别差异的探讨,呈现出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关系,从人的道德与心理动态发展中丰富了女性主义关于性别差异的哲学话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