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突变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突变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突变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PDGFRA基因的突变状况、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为生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GIST,且原发肿瘤组织通过Sanger测序证实存在PDGFRA基因12或18号外显子突变的40例患者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GIST中CD117、CD34、DOG-1及Ki-67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回顾性分析影响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D842V突变组与非D842V突变组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40例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中,外显子18突变最常见,有39例(97.5%,39/40)。肿瘤位于胃部34例(85.0%,34/40),32例(80%,32/40)为梭形细胞型,肿瘤最大径以≥5 cm,0.05)。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病例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rank分析结果显示,D842V与非D842V突变组患者的R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GFRA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危险程度和核分裂象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DGFRA基因突变病例中D842V突变最常见,PDGFRA-D842V突变与非D842V突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本相同。考虑PDGFRA第18外显子D842V原发耐药突变,而D842V突变GIST可以从Avapritinib治疗中获益,因此靶向药物治疗前应检测基因突变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