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别嘌醇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别嘌醇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摘要

【目的】探讨别嘌醇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60例初发的中青年原发性1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别嘌醇治疗组(低嘌呤饮食控制+别嘌醇200 mg,3次/d)和对照组(低嘌呤饮食控制)各30例,4周后观察诊室血压、动态血压、血尿酸、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浆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治疗4周结束时,两组在降低诊室平均收缩压[(7.9±2.9)mmHg vs.(2.4±1.5)mmHg,P<0.05]、诊室平均舒张压[(5.7±2.0)mmHg vs.(2.1±1.3)mmHg,P<0.05]、24 h平均收缩压[(6.8±2.7)mmHg vs.(0.7±1.2)mmHg,P<0.05]、24 h平均舒张压[(4.8±1.3)mmHg vs.(0.5±0.9)mmHg,P<0.05]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别嘌醇组血压降至正常的比例更大(62.1%vs.6.7%,P<0.01)。两组在降低尿酸方面有显著差异[(85.1±18.1)μmol/L vs.(17.1±9.8)μmol/L,P<0.05]。别嘌醇组血尿酸降至正常的比例更大(86.2%vs.16.7%,P<0.05)。别嘌醇组卧位肾素、AngⅡ活性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均无明显改变,未发现明显严重副作用。【结论】高尿酸血症在中青年高血压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致病作用,别嘌醇在有效降低血尿酸的同时能够降低血压,安全性良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AS活性有关。别嘌醇可望成为轻度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一种新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其在临床的推广需要更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