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火龙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制效应研究

火龙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制效应研究

         

摘要

【目的】分离鉴定广西采后火龙果果实上的病原真菌,明确病原菌菌株对季铵化壳聚糖(HTCC)的敏感特性,为火龙果果实的采后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采后贮藏自然发病的火龙果果实上分离病原菌,经致病性鉴定后,依据菌株形态学特性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真菌的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PI染色法,观察HTCC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及菌丝细胞膜的影响。【结果】从采后贮藏自然发病的白心火龙果果实上分离到1株丝状真菌菌株E;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E为火龙果采后病害病原真菌;经形态学特性和rDNA-ITS序列分析,将菌株E鉴定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HTCC对菌株E的作用结果显示,HTCC对菌株E的菌丝生长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HTCC浓度呈正相关,0.25、0.50、0.75和1.00 mg/mL HTCC对菌株E的抑菌率分别为20.84%、50.05%、72.91%和83.23%;HTCC处理能破坏菌株E的菌丝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细胞膜的完整性。【结论】新月弯孢菌能引起广西采后火龙果发生真菌病害,依据HTCC对该菌的抑制效果,火龙果采后流通过程中可使用HTCC来减轻病害发生。

著录项

  •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7期|P.1560-1567|共8页
  • 作者

    胡翠平; 黄慧燕; 周桂;

  •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广西高校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宁530006;

    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广西高校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宁530006;

    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广西高校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南宁5300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436.679;
  • 关键词

    火龙果; 采后病害; 真菌; rDNA-ITS序列; 季铵化壳聚糖; 细胞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