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林学院学报》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

         

摘要

对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随地形起伏度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脆弱生态环境治理和景观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ASTER GDEM数据提取吕梁市地形起伏度,利用2008年Landsat-5 TM和2018年Landsat-8 OLI数据解译结果,运用Fragstats 4.2对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指数进行了计算,并对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随不同地形起伏度的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 表明:1)吕梁市的地形起伏度以丘陵为主,其面积占研究区的66.19%.景观类型则以黄土地貌和林地为主.2)平原地区,未利用地的斑块面积由324.12 km2减小为133.62 km2;水域连通性增大;受水分影响大的景观类型优势度明显,分布集中;居民点的最大斑块指数减小0.60%,斑块数量增加2 186个,景观形状指数减少66.05,散布与并列系数增大13.07%,表明其分布范围扩大,分布越来越密集,斑块形状愈加规整,斑块连通性加强;未利用地的景观形状指数减少96.01,其斑块结构愈加简化.台地地区,黄土地貌、林地和旱地的斑块面积分别增加278.03、505.97、284.64 km2.丘陵地区,2018年林地的最大斑块指数达14.76%,为优势景观类型;水域和旱地的景观形状指数分别由166.54、363.26增加到224.32、454.14;水域、林地、旱地的斑块破碎度增大,斑块类型更丰富.小起伏山地,林地的斑块面积由86.50 km2增加到103.58 km2,林地为该区的主要景观类型.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变化,吕梁市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