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抚育间伐对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碳储量的影响

抚育间伐对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碳储量的影响

         

摘要

在小兴安岭地区带岭林业实验局东方红林场天然林试验区,设置6块样地,对天然针阔混交次生林进行不同强度(10%、15%、20%、25%、30%、35%)的抚育间伐;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取样、实验室重铬酸钾法测定林木碳质量分数,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碳储量整体呈先增加再减小趋势,但间伐8a内各间伐生物量、碳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伐后1~4 a,间伐强度20%,乔木层碳储量增长率、增长量均高于对照;间伐后1~4 a内,间伐强度20%,乔木层碳储量的恢复能力最强.间伐后5~8 a,高度间伐(间伐强度30%、35%)碳储量恢复能力最弱;间伐8 a后,各间伐强度(10%、15%、20%、25%、30%、35%)的碳储量,分别为74.93±3.42、86.96±7.31、99.24±2.43、93.64±6.68、85.23±2.11、79.54±3.38 t/hm2,林木各器官碳储量差异显著,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树枝、树叶;间伐8 a后,各间伐树干碳储量所占比例比对照所占比例增加-0.04%~12.27%,在间伐强度为20%时树干碳储量比例最高,说明间伐强度20%有利于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树干碳储量的累积及单株林木质量的提高.总体看,短期间伐(4 a内)利于20%间伐乔木层碳储量的迅速积累,8a内各间伐仍处于乔木层地上部分碳储量低于对照的恢复期.

著录项

  •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31-35|共5页
  • 作者单位

    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 150040;

    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 150040;

    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 150040;

    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 150040;

    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 150040;

    森林持续经营与环境微生物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 15004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抚育采伐指标和效果;森林生态学;
  • 关键词

    针阔混交林; 碳储量; 间伐强度; 乔木层; 小兴安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