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栽培时间对香樟半致死温度及抗寒性的影响

栽培时间对香樟半致死温度及抗寒性的影响

         

摘要

为探索引种栽培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抗寒性变化的影响,保证香樟安全越冬,在低温胁迫时,观察香樟形态特征,并测定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利用逻辑斯蒂(Logistic)方程拟合相对电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香樟半致死温度,根据半致死温度采取相应的抗寒栽培措施。结果表明:①从形态学观察发现,胁迫温度高于-10℃时,香樟未有冻害发生,叶片和枝条均为绿色;在-10℃时,香樟枝条和叶片冻害形态变化有明显差别,叶片萎蔫且由绿色变为褐色,皮层变为褐色,变褐色的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栽培时间1、5、10、15 a,横切面髓部、木质部完好;在-15℃时,所有香樟枝条都表现为严重冻害,栽培1、5、10、15 a的香樟冻害指数分别为78.94%、72.36%、68.65%、61.36%,随着栽培时间的增加,冻害指数不断降低;-20℃时,所有枝条发生不可逆冻害,冻害指数均为100%。②随着栽培时间的增加,相同胁迫温度的香樟相对电导率下降,呈近似“S”形曲线,栽培1、5、10、15 a的香樟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0.26、-11.04、-11.63、-12.39℃,栽培15 a香樟较1 a香樟半致死温度降低了2.13℃。因此,驯化栽培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根据半致死温度采取抗寒栽培措施,可减少香樟冻害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