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若羌维吾尔语地名t∫aq(i)l(i)q考源

若羌维吾尔语地名t∫aq(i)l(i)q考源

         

摘要

若羌县的维吾尔语称名t∫aq(i)l(i)q,系由乌古斯部族的t∫aruqlu(R)部落名称演变而来,始于公元前1世纪中叶,亦即清代汉文史籍中"卡克里克"译名之所本.该地名的使用,是古代突厥语族群入住塔里木盆地东缘地区的反映,而其起因则与西汉王朝和匈奴政权对东部天山地区的争夺密切相关.该部于公元2年"亡降匈奴",隋代以前游牧于西天山南麓,后移徙至今巴楚县境内.将若羌县的维吾尔语名称定为t∫aq(i)l(i)q无任何依据,亦割断了历史.现今流行的"源于qardal(i)q,意为'领路者'"、"源于t∫aq(i)l(i)q,意为'四口井'"或"源于t∫aq(i)l(i)q,意为'看见纺车的地方'"的说法,均属附会之说.应参照现代维吾尔语的特点,恢复其古名或清代的名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