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腹腔镜外科杂志》 >腹腔镜下不同复位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疗效观察

腹腔镜下不同复位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复位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5年6月至2013年10月为64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镜监视下肠套叠复位方法分为两组,空气灌肠复位组(A组,n=34)与直接复位组(B组,n =30),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复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应激指标(体温及CRP)的变化.结果:64例患儿均治愈出院.A组复位成功率为88.2%,1例复发,手术时间平均(44.89±11.41) 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3.43±9.12)h,平均住院(5.25±1.00)d,术后体温平均(37.77±0.55)℃,术后CRP平均(42.29±7.53) mg/L.B组复位成功率为93.3%,2例发生肠管浆肌层撕裂,手术时间平均(46.79±10.02)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8.89±7.20)h,平均住院(4.43±1.03)d,术后体温平均(37.16±0.42)℃,术后CRP平均(33.07±7.31) mg/L.两组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机体应激方面,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具有手术创伤小、腹部切口小且隐蔽、美观的优势,腹腔镜监视下直接牵拉复位肠套叠与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前者具有肠功能恢复快、机体对其应激反应弱的优点,术者可根据术中情况选择复位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