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先唐别集编撰、集名、著录等问题的考察

先唐别集编撰、集名、著录等问题的考察

         

摘要

先唐时期,别集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直到西晋中期,别集编撰才进入名实相符的阶段。先唐别集的集名最初相对单纯,基本上都是在作家姓名后直接加上"集"字的方式,其中个别例外,只属于非主流现象。明以降所编撰的先唐别集集名,多以字、号、官爵等题名,名称不尽相同,却有区别的意义。经典分类的完善,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在"四分法"和"七分法"的交替使用中,别集在南朝梁代阮孝绪的《七录》中正式被分为单独一类,并因《隋书.经籍志》的广泛流传而影响深远。历代官、私书目著录的专门化,则提供了别集形成之后的一系列基本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