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油桃酸腐病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油桃酸腐病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摘要

【目的】确定引起油桃酸腐病病害的致病菌以及研究其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给油桃储存期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自甘肃省临夏市的油桃酸腐病果实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致病菌,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并对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引起油桃酸腐病的病原菌是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最好,直径可达74.6 mm,在马丁氏培养基上的产孢量最多,可达2.22×10^(9)个/mL;菌落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12 h光暗交替培养的菌丝生长最好,连续黑暗处理的产孢量最高;碳源以葡萄糖和果糖为最佳;氮源以蛋白胨最佳;且该菌在碱性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好,在偏酸性的培养基中产孢量最高.【结论】白地霉是引起油桃酸腐病的病原,油桃采收时防止机械损伤和低温储藏是预防该病害的主要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