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成都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多变量影响分析

成都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多变量影响分析

         

摘要

基于成都市2017年10—12月逐时“干”状态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观测数据,结合该时段同时次大气能见度(V)、相对湿度(RH)和二氧化氮(NO_(2))浓度监测资料,采用光学综合法计算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f),探究f因子对RH和气溶胶组分协同变化的复杂响应关系。首先,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方差膨胀因子相结合的方法诊断RH、黑碳气溶胶(BC)质量浓度(ρ_(BC))、ρ_(BC)/PM_(1)质量浓度(ρ_(PM1))、ρ_(BC)/PM_(2.5)质量浓度(ρ_(PM2.5))、ρ_(BC)/PM_(10)质量浓度(ρ_(PM1)0)、ρ_(PM1)/ρ_(PM2.5)、ρ_(PM1)/ρ_(PM10)和ρ_(PM2.5)/ρ_(PM10)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提出f因子解释变量集(RH、ρ_(BC)、ρ_(BC)/ρ_(PM2.5)、ρ_(PM1)/ρ_(PM2.5)和ρ_(PM2.5)/ρ_(PM10))。其次,针对f因子单变量广义可加模型(GAM)的分析结果表明,RH虽然是f因子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但f因子与其他解释变量,尤其是ρ_(BC)也呈显著非线性关系(均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最后,以RH、ρ_(BC)、ρ_(BC)/ρ_(PM2.5)、ρ_(PM1)/ρ_(PM2.5)和ρ_(PM2.5)/ρ_(PM10)为自变量构建了f因子多变量影响的GAM模型,其对应的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和压轴回归决定系数分别为0.787和0.797,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的模拟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