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儿科杂志》 >新生小鼠轮状病毒腹泻模型建立及病理学致病机制研究

新生小鼠轮状病毒腹泻模型建立及病理学致病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的病理学机制.方法 50只3 d昆明鼠按接种RV与否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与对照组(10只),实验组经胃灌入0.2 ml(2×10s PFU)含病毒(SAIl株)培养液,对照组灌入0.2 ml不含病毒的培养液,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点观察腹泻情况,EHSA方法检测粪便RV抗原,并取其肠黏膜光镜观察形态学变化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RV定植及细胞超微改变.结果 实验组接种病毒后24 h均出现腹泻,在接种后4 d达高峰,第10天完全恢复正常,粪便EHSA检测RV抗原均为阳性.突出的病理改变为小肠上皮细胞广泛空泡样变性,炎症改变轻微.电镜下绒毛上皮细胞结构完整,紧密连接疏松、增宽,完整性受到破坏.结论 猴SAll株可成功感染新生昆明鼠制备RV感染模型.RV腹泻的发生可能是通过破坏肠上皮细胞间连接关系,改变上皮细胞极化,从而影响水电解质平衡;与微绒毛损害、细胞凋亡脱落、绒毛萎缩及隐窝细胞取代关系不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