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腕关节结核病灶中二种抗痨药物浓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腕关节结核病灶中二种抗痨药物浓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研究腕关节结核病灶中抗结核药物的分布特点,为腕关节结核化疗与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2例应用3SHR(T)Z/6HR(T)方案化疗+手术治疗的腕关节结核患者。按病变分为中心型和边缘型,以下分别简称Ⅰ组和Ⅱ组。化疗第4周手术,于术晨服药后2、4 h 两个时相点取Ⅰ组的硬化骨结核病变组织、亚正常骨结核病变组织和Ⅱ组的溶解骨结核病变组织、亚正常骨结核病变组织以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述样本药物浓度。结果(1)Ⅰ组和Ⅱ组中亚正常骨结核病变组织与溶解骨结核病变组织的 INH 和 RFT 均达到了各自最小杀菌浓度(MBCs)以上水平。(2)Ⅰ组中硬化骨结核病变组织的药物浓度仅为各药的最小抑茵浓度水平(MICs),远低于亚正常骨结核病变组织和溶解骨结核病变组织。结论 INH、RFT 在腕关节结核患者亚正常骨结核病变组织、溶解骨结核病变组织中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在硬化骨结核病变组织,远低于治疗浓度水平,硬化骨的存在成为抗结核化疗药物难于在骨结核病变组织内渗透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