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尿激酶喷射碎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尿激酶喷射碎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评价尿激酶喷射碎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动静脉内瘘血栓住院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尿激酶喷射碎栓组)和对照组(尿激酶溶栓组),搜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16~18 G静脉留置针穿刺内瘘,改良组喷射注入尿激酶20万U碎栓,对照组予等量尿激酶微泵注入,泵速为2万U/min,结束后两组均继续使用尿激酶30万U微泵注入,速度为2万U/min,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000 U皮下注射,1次/d,罂粟碱注射液30 mg静脉推注,1次/d,拜阿司匹林片150 mg口服,1次/d,每小时记录内瘘再通情况、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和尿激酶剂量。观察终点为内瘘再通、严重出血、肺栓塞并发症,3 d内重复上述方法。比较两组的溶通时间、溶通率、尿激酶剂量,以及出血和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组:28例次内瘘溶通,成功率为93.33%,溶通时间为(30.33±27.23)h,尿激酶剂量为(20±12)万U;对照组:22例次溶通,成功率为75.86%,溶通时间为(50.15±22.18)h,尿激酶剂量为(25±18)万U,两组在溶通成功率、溶通时间、尿激酶剂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出现血肿3例,对照组出现穿刺点血肿5例,两组均未出现肺栓塞,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尿激酶溶栓法相比,尿激酶喷射碎栓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溶通率高,溶通时间短,尿激酶使用剂量少,不增加出血风险,是短期内快速恢复内瘘血流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