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基于临床及PSA值的前列腺穿刺针数和位点的临床研究

基于临床及PSA值的前列腺穿刺针数和位点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的穿刺针数和位点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1例进行前列腺穿刺的相关病例资料。包括经直肠途径和经会阴途径,穿刺13针(A组)193例,穿刺13+n针(B组)88例,非随机对照对比两组在各自的临床症状和相关辅助检查异常的水平上的阳性率及并发症等指标,进一步分析探讨增加穿刺针数的临床意义。结果A组193例中病理报告为癌的有82例,阳性率42.48%。按照Gleason评分,5分2例,6分10例,7分31例,8分17例,9分18例,10分4例。B组88例中病理报告为癌的有30例,阳性率34.09%。按照Gleason评分,5分1例,6分6例,7分9例,8分6例,9分6例,10分2例。两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水平、游离PSA比率(f/t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发现112例前列腺癌患者,依据tPSA值分组,在tPSA<10 ng/ml水平,B组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35.48%vs 13.11%,P<0.05)。在tPSA 10~60 ng/ml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PSA>60 ng/ml水平,A组阳性率高于B组(90.9%vs 64.28%,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较低(暂定≤10 ng/ml)的患者,可能为早期患者肿瘤病灶较小,要果断增加穿刺针数和位点(包括饱和穿刺),以尽可能的减少漏诊率。根据患者PSA值、前列腺体积等相关指标去制定前列腺穿刺的个性化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