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师杂志》 >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价值

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中降钙素原(PCT)的分布规律,并分析PCT测定对于恶性疟疾的诊断及鉴别合并细菌感染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的PCT等炎症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PCT鉴别高危患者的价值及PCT与其他炎症指标对诊断恶性疟疾并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按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将60例患者分为单纯疟疾组(38例)与合并细菌感染组(22例),38例未合并细菌感染的恶性疟疾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非重症组(30例)及重症组(8例),PCT中位数分别为1.06 ng/ml和6.2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1,P&0.05);采用ROC曲线评价PCT鉴别危重患者的能力,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PCT=8.0 ng/mL时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73.3%;两组血小板均低于正常,重症组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反应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4%(21/22),95.4%(21/22),与单纯疟疾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2%(32/38),92.1%(35/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疟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5,P&0.01)。白细胞计数诊断合并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明显高于PCT和C-反应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其分别为0.766和0.747。结论在输入性恶性疟疾患者中,PCT水平常显著升高,与血小板计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以0.5ng/ml为节点鉴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价值较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