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汉论坛》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的困境及可能性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的困境及可能性

         

摘要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四因素”①构成的。而这四个因素中,“欣赏者”在各种文学史书写中是最被轻视的,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传统文学理论以文本和作者为中心,它并不否认读者的阅读对于文学的意义,但它认为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即是对内在于作品中的作者意图或客观意义的认知,因而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作品,从意义的角度,读者的阅读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传统的文学史基本上是作家-作品中心模式的,而适当地加上文学的“世界”比如思潮、流派、期刊、社团、组织等。

著录项

  • 来源
    《江汉论坛》 |2018年第10期|85-87|共3页
  • 作者

    高玉;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