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史林》 >佛教对阴阳灾异说的化解:以地震与武周革命为中心

佛教对阴阳灾异说的化解:以地震与武周革命为中心

         

摘要

作为中国本土政治学说的阴阳灾异思想,在中古时代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佛教的传入不但带来了新的宗教信仰,也为统治者提供了新的意识形态工具。一些过去被视为上天对君主统治进行警诫的"灾异",在佛教新的信仰和知识体系中,被去灾异化,甚至转化为表彰统治者的祥瑞。地震作为典型的灾异,通常被解释为下犯上、臣胜君的不祥之兆。武则天改唐为周的过程中,恰好屡次发生地震,也面临着阴阳灾异说带来的尴尬。但是在佛教的知识体系中,地震不是灾异,反而是佛法神圣的征祥,这就为武则天利用佛教化解传统阴阳灾异说带来的舆论压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样的,由于地震产生的山涌现象,武周政权除了在阴阳灾异说系统内将其解释为祥瑞"庆山"外,也依据佛教的解释将其解释为象征武则天佛教王权神圣性的祇阇崛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