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州地质》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恐弄拉地区辉长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恐弄拉地区辉长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

通过对恐弄拉地区马前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的研究,明确其属副长石辉长岩、钾玄岩系列;大离子亲石元素中Rb、K、P相对富集,Th、Sr亏损,高场强元素中Nb、Ta富集,而Zr、Hf相对亏损,岩浆源为富集型地幔,熔融程度较高,根据TiO2/10-MnO-P2O5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岩石形成于洋岛环境下.采用LA-MC-ICP-MS技术获得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66.9±2.5 Ma(n=16,MSWD=3.4).笔者认为恐弄拉地区的辉长岩是中侏罗世中期(巴通期)怒江洋盆加速萎缩、俯冲带附近地幔活动强烈、洋壳向南侧冈底斯地块俯冲加剧时洋岛碱性玄武岩浆活动的产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