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世界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物性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沉积特征及物性分析

         

摘要

从沉积相、成岩作用角度研究了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的物性特征和主控因素,认为延长组主要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最佳储层,平均孔隙度10.85%,平均渗透率0.613×10~(-3)μm~2.储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对砂岩物性的影响较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压实后,其原始孔隙度损失13.6%;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有一定的破坏性,但早期胶结物可使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其中的易溶组分又为次生粒间孔隙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溶蚀作用可大大改善储层的物性;构造微裂缝仅在局部起沟通喉道的作用.整体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并以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要孔隙类型.沉积相在宏观上控制了砂体的类型、规模、原始物性条件及空间分布,成岩作用在微观上影响了储层孔隙演化与储层物性的变化,而构造裂缝可以在局部改善储层的物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