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世界地质》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摘要

秦岭造山带北部和华北地台南缘的豫西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钼多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之一.前人的研究认为该区钼矿床形成于233~221 Ma、148~138 Ma和131~112 Ma 等3期.本文通过对研究区的钼矿床类型及其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岩浆岩类型及时代以及钼矿床形成年代等方面的总结,认为233~221 Ma时期的钼矿床产于陆内拉伸环境,可能与同期碱性岩体有关.从Pb、Sr、Nd同位素组成看,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秦岭造山带中的东坡组,成矿元素组成相对简单,以伴生Pb和Au为特征.148~138 Ma期间的钼矿床可能形成于地壳加厚的过程中,其形成与以地壳物质为主的重熔型或I型钙碱性岩体有关,岩体Sr、Ba含量较高,伴生成矿元素主要为Fe和W.131~112 Ma时期的钼矿床形成于地壳减薄的环境中,与中国东部岩石圈的拆沉、软流圈上涌等过程有关的钾质、高钾或碱性花岗质岩石相关,成矿元素组合局部富W.

著录项

  • 来源
    《世界地质》 |2010年第2期|188-202|共15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北京,100037;

    河南省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灵宝,472500;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河南省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灵宝,4725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钼;
  • 关键词

    钼矿床; 大地构造环境; 豫西; 东秦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