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世界地质》 >内蒙古东北部巨日河地区早-中三叠世碎屑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内蒙古东北部巨日河地区早-中三叠世碎屑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

对内蒙古东部扎鲁特旗巨日河地区原定为上二叠统林西组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发现所取两组样品均存在明显的三叠纪年龄峰值,分别为~244 Ma (ZL010)、~250Ma (ZL011),表明在该地区存在早、中三叠世沉积,原定为二叠纪的地层实为三叠系.两组样品的最小年龄分别为242 ±4 Ma (ZL010)、241±4 Ma (ZL011),限定了沉积的下限年龄为中三叠世.结合大兴安岭中部地区零星出现的早、中三叠世陆相化石的证据,进一步确认在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存在早、中三叠统,其大面积缺失的原因,推测为该区域在三叠纪末发生了大规模构造抬升运动,导致三叠系遭受强烈剥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