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法经济学中的“财产权”怎么了?--一个民法学人的困惑

法经济学中的“财产权”怎么了?--一个民法学人的困惑

         

摘要

民法学与法经济学在理论预设方面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但即使挟经济学帝国主义之威,后者之财产法应用却仍然有限。这是因为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核心概念———“财产权”与“产权”,二者在外延和效力上有着重大的差异。通过对“财产法”概念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中变迁的仔细梳理,可以看出,它在本质上强调“对物”之基而凸显默示外观的推定优先性,“产权”则幻化为一束平权权利束来不断进行顺位的调整。因此,如果要进行法经济学的财产法应用,“财产权”与“产权”一经叠加,就会发生“财产性同质化”作用,进而导致单向因果关系的逆转和信息成本的无序扩张,引发社会秩序上交往安全的偏差。为此,我们应学习经济学研究中科斯以“交易费用”的实存性前提对想象世界的替代,在法学研究中,同样坚持找寻那些“真实而又易处理”的前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