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临床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药子对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药子对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机制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黄药子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以探究其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及文献报道,获取并筛选黄药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和相关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检索靶点基因名。检索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甲状腺结节相关的基因靶点。将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后得到黄药子13个活性成分,包含β-谷甾醇、山柰酚、薯蓣皂苷元、槲皮素等化合物。124个疾病交集靶点,核心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eptidase 1,MMP1)、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Jun Proto-Oncogene,JU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筛选出包含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等20条信号通路。结论:黄药子可能通过多种化学成分、多靶点与多途径起到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