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职业医学》 >DNA单链断裂与8-羟基脱氧鸟苷生成在镉所致人胚肾上皮细胞毒性作用分析

DNA单链断裂与8-羟基脱氧鸟苷生成在镉所致人胚肾上皮细胞毒性作用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镉对人胚肾上皮细胞(HEK)DNA单链断裂与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生成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K细胞,分为0.0、2.5、5.0、10.0和20.0μmol/L组,分别以相应终浓度的氯化镉染毒24、48和72 h后,收获细胞,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细胞DNA单链断裂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内8-OHdG水平。结果 HEK细胞Olive尾距在染毒处理的主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HEK细胞Olive尾距在氯化镉染毒剂量为5.0μmol/L时即开始出现较0.0μmol/L组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长(P〈0.05);当氯化镉染毒剂量为2.5-10.0μmol/L时,HEK细胞Olive尾距呈随着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HEK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在染毒处理和染毒时间的交互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染毒24 h时间点、当氯化镉染毒剂量为2.5-10.0μmol/L时,以及在染毒48 h时间点、当氯化镉染毒剂量为5.0-20.0μmol/L时,HEK细胞尾部DNA百分率均呈随着氯化镉染毒剂量升高而升高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而20.0μmol/L组HEK细胞的尾部DNA百分率在24、48和72 h 3个时间点上,均呈随着染毒时间增加而升高的时间-效应关系(P〈0.05)。HEK细胞内8-OHdG水平在染毒处理的主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EK细胞内8-OHdG水平在氯化镉染毒剂量为10.0μmol/L时才出现较0.0μmol/L组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经氯化镉处理后,HEK细胞的尾长、尾/头长比以及细胞内8-OHdG水平均与氯化镉染毒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的改变。结论氯化镉可同时引起HEK细胞发生一定程度的DNA单链断裂与8-OHdG生成;相对于8-OHdG,DNA单链断裂在更低镉染毒剂量下即可出现明显变化,可能与DNA单链断裂比8-OHdG对镉毒性更为敏感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