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宗教学研究》 >《道德宝章》中的非语言符号

《道德宝章》中的非语言符号

         

摘要

《道德宝章》是白玉蟾对《老子》的注本,其中出现了用符号代替文字作注的现象,这是《老子》注解著作中前所未有的,然而它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解读它很有必要。《道德宝章》的符号大致可分为简单符号和复合符号二种。它们虽然有的来自于《周易》,有的来自于禅宗,但总体而言都是在仿效《周易》"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做法,用符号表示其哲学思想。这些符号既体现了白玉蟾三教融合的思想,又体现了其道本位思想,同时还顺应了当时讲"悟"的潮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