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义

         

摘要

本文首先运用文本诠释法和结构分析法,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归结为包括产业演进理论、产业资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产业部门理论的理论体系。其次,本文运用语义分析法和过程分析法,探讨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推进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指导意义。接着,本文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意义上探讨了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马克思的产业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揭示了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马克思的走向人与自然和解的产业演进理论要求乡村发展生态产业,追求价值增殖的产业资本理论要求利用资本增加土地收益,股份公司有规模优势的产业组织理论要求发展农业股份制企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理论要求培育新型乡村劳动者,尊重劳动和创造的收入分配理论要求提高乡村劳动者收入,部门之间协调发展的产业部门理论要求维护农业基础地位。总而言之,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在农村建立适应生态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工农城乡的协调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