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化遗产》 >陕北曲艺的语言特点与文化价值

陕北曲艺的语言特点与文化价值

         

摘要

陕北曲艺主要有陕北说书和练子嘴。练子嘴因没有单独的表演机会,仅在陕北说书、道情及一些说喜词中出现,濒临消亡,目前已入选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说书则有不同派别,如横山说书、延长曲颈琵琶说书、吴起靠山老调说书以及子洲、米脂、绥德等地的琵琶说书。这些曲艺的语言特点与文化价值非常丰富,主要有古语词的保留如“宬”“脱笼”“觳觫”“褿”的使用;程式化内容的表达如“马走笼”“马鞍笼”“计牢笼”“地流平”等;民俗风情的呈现如借用“羊领牲”这一民俗来表达人们恐惧、害怕的心理以及历史人名的重解等。解析陕北曲艺的语言文化价值,不仅可以探寻方言与曲艺的互生关系,构建非遗语言文化研究范式,还可为口传文化传承和保护做绵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