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误诊误治》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误诊为肺结核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误诊为肺结核

         

摘要

@@1 病例资料rn 男,35岁。因反复发热、咳嗽5个月,加重10天,于1999年6月11日以发热待查入院。患者于同年1月始发热伴阵发性干咳,体重渐减轻,无胸痛、咯血。2月初住当地医院,摄X线胸片示心肺正常,淋巴结活检未见异常,经抗感染治疗7天热退,咳嗽减轻出院。出院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近10余天加重。患者既往曾在巴西工作10年,因患慢性乙型肝炎,在巴西输过白蛋白,否认冶游和吸毒史。查体:体温39.5℃。头面部有白斑,躯干、四肢皮肤散在暗红色斑丘疹和色素沉着,颈、双侧腋下和腹股沟处可扪及1~2枚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软、无触痛,口腔上腭、悬雍垂、舌面见许多白色斑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肝肋下4 cm,脾未扪及。X线胸片示右上中肺野斑片状及索条状阴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左中肺可见一透光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ELISA法),咽拭子涂片发现真菌孢子及菌丝,痰中未找到抗酸杆菌。初步诊断为浸润型肺结核。予以抗结核治疗,体温不退,咳嗽加剧。考虑有HIV感染的可能,将患者血标本送省防疫站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检测中心检查,报告抗HIV抗体阳性(蛋白印迹法)。患者再次入院,行胸部CT检查,示右上肺及下肺背段、左肺弥漫性网状病变。血白细胞11.0×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3。确诊为AIDS并肺部感染。考虑伴有卡氏肺囊虫肺炎,予复方磺胺甲基异FDA6唑3片,每日2次,治疗21天,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明显减轻。复查X线胸片示右肺斑片状及索条状阴影消失,咽拭子涂片未发现真菌。随访9个月,身体明显好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