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误诊误治》 >鼻腔异物长期误诊三例

鼻腔异物长期误诊三例

         

摘要

@@ 1 病例资料rn[例1] 男,5岁.因鼻腔反复流脓血样分泌物伴奇臭2年半,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小儿鼻窦炎,经中西药治疗无好转,入我院治疗.鼻腔检查:鼻前庭皮肤糜烂、充血,鼻腔粘膜充血,Little区糜烂,有较多的脓血样分泌物,奇臭,通气不好.用棉棒擦去脓血后,见有一块状黑色异物嵌于左侧鼻腔.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取出,洗净后辨认为表面腐烂的黑褐色花生壳,约0.8 rncm×0.6 cm大小.予局部用药,全身抗感染治疗半个月痊愈.rn[例2] 女,7岁.因鼻塞、鼻臭、流脓血样鼻涕2年,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小儿鼻窦炎,多次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右侧鼻腔粘膜充血,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奇臭,见鼻腔内有一黑褐色异物阻塞,表面不光滑,较硬.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用耵聍钩将异物取出,异物为长约0.7 rncm、直径0.6 cm的圆柱形物,剖开观察为铅笔橡皮帽.术后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半个月后痊愈.rn[例3] 女,17岁.因鼻腔阻塞、反复流涕12年,加重伴头痛半年,中西药治疗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来我院就诊.鼻腔检查:奇臭,右鼻腔被一块状物阻塞,表面不洁,质硬,前后能移动,鼻腔粘膜充血,Little区粘膜糜烂,鼻中隔偏向左侧.X线片示右鼻腔内有一致密不规则的块状影,约2.5 rncm×1.8 cm×1.2 rncm大小.诊断为右上颌窦异物.经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后,用鼠齿钳将异物从鼻前孔取出,夹碎后发现,中心为腐烂的花生米.鼻腔用油沙条填塞止血.术后抗感染、对症治疗,1个月后复查,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rn2 讨论rn鼻腔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多见于儿童,异物塞入鼻腔后,时间一长导致鼻腔、鼻窦的炎性反应,与鼻窦炎的症状及体征有相似之处,容易误诊.rn临床上特别是儿童,如遇鼻腔奇臭、流脓血样分泌物,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者,首先要考虑鼻腔异物的可能.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鼻腔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将异物取出,避免鼻腔鼻窦的并发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