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 >中国莎剧汉译批评的历史性

中国莎剧汉译批评的历史性

         

摘要

莎士比亚戏剧传人中国后产生了莎剧汉译批评。不同时代的莎剧汉译批评标准存在差异,中国莎剧汉译批评具有历史性。这个问题,可从中国社会历史性与中国翻译批评历史性两个角度做出分析。首先,社会历史因素方面,文言审美下的翻译批评重译笔雅致程度、微言大义,该时期莎剧翻译批评内容上崇尚古雅文言,形式上追求简洁的高度概括,延续了中国传统审美价值观;政治诉求下的翻译批评成为社会运动者借以塑造现实的“他山之石”,莎剧汉译批评醉翁之意不在莎作批评,而在于推动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观点的树立、传播。同时,中国翻译批评演变在新时期引进现代性思潮,更多地进行学术、学理探究,现代语言学指导下的莎剧汉译批评在文本内开展;文化学莎剧翻译批评则开始走出文本,转向文本外的文化、历史等因素,以更广阔的视野进行莎剧汉译批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