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核酸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隐孢子虫研究中的应用

核酸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隐孢子虫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 核酸分子技术是建立在任何一种生物均具有独特的核苷酸系列的基础上对核酸分子进行研究的方法,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某一生物(包括寄生虫)的核酸有了深入的研究,并已经用于寄生虫的研究[1],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有分子杂交技术、DNA探针〔2〕、PCR(多聚酶链反应)〔3〕、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4〕和核酸序列分析〔5〕等。人体隐孢子虫病ryptosporidiosis)1976年在美国首次报道,国内于1987年由韩范在南京第一次rn报道〔6〕,以后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各地陆续有隐孢子虫病病例报道,甚至在特定人群中有暴发流行〔7,8〕。在隐孢子虫研究中核酸分子技术上主要应用于样本中隐孢子虫卵囊检测、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虫种鉴定和虫株分型。核酸技术用于隐孢子虫病诊断,可以用于鉴别隐孢子虫的近源种或不同株型,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确定传播途径或考核治疗效果。目前这些方法大多处于研究阶段,在临床或大面积应用时还受到一定限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