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康复》 >太极式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fNIRS的影响

太极式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fNIRS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太极步法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33例随机将其分为3组,即观察组、运动想象(MI)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与常规康复方案;MI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30min的运动想象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30min的运动想象式太极步,即把7类太极拳步态融入运动想象疗法中。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观察3组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步态分析、等速肌力测试以及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NIRS)。结果:FMA、BBS、MBI评分结果比较,干预8周后3组各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其余2组(P<0.05),MI组FMA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BB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步态分析结果比较,干预8周后3组步行周期、步长偏差、左右摆动相偏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患侧髋关节屈伸、患侧膝关节屈伸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在步长偏差、左右摆动相偏差、患侧髋关节屈伸度3个方面的改善均优于MI组和对照组(P<0.05);在患侧膝关节屈伸度方面,观察组仅优于对照组,与M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步行周期一项观察组与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等速肌力测试,治疗8周后3组在180°膝耐力指数(ER)和60°膝峰力矩(PT)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在上述两项指标均高于MI组和对照组(P<0.05);而MI组也在上述两项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在fNIRS方面,治疗前3组3个区域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3组SMC、SMA区域浓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在PMC区域3组均与治疗前无差异。组间比较,观察组在SMC区域高于其余两组(P<0.05),在SMA区域观察组仅高于对照组,与MI无差别;在PMC区域,3组间无差别。结论:太极式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下肢的运动、平衡功能以及异常步态,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习和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