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Synergy:从Bobath法出发的认识

Synergy:从Bobath法出发的认识

         

摘要

2008年11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首次召开“成人神经系统疾病的Bobath理论基础学习班”[1-2],到2011年5月共举办3期.学习班学员对于理论和治疗技术的提问越来越尖锐.在2011年5月结束的第3期基础学习班上,有学员提出了Babath法如何看待Brunnstrom法或对于synergy(共同运动)(我国译为“协同运动”——编者注)的认识等题.即使在日本,对syn-ergy一词的用法也有含混不清的一面.因此,借此机会从Bo-bath的观点,阐述如何认识synergy、synkinesis.1 synergy的历史与意义关于synergy的最初记载,是由Babinski(1899)所描述的[3-4]:(立位)上部躯干在进行随意运动时发生了位置上的改变;这时上部躯干如果不能控制力的方向的话,就会顺着力的方向移动重心;与上部躯干的活动相反,人的下部躯干会向反方向移动,将重心维持在支持面之内.Babinski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把这种姿势的连续性变化叫做synergy.下列英文是法国学者Massion(1994)在论著中所介绍的Babinski的报告的一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