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新医学》 >骨性Ⅱ类错牙合拔牙矫治与牙弓形态颊廊及侧貌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骨性Ⅱ类错牙合拔牙矫治与牙弓形态颊廊及侧貌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恒牙列骨性Ⅱ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后牙弓形态、颊廊及侧貌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为骨性Ⅱ类错牙合拔牙矫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01~2017-1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拔牙矫治的恒牙列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15例,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矫治前后患者牙颌颅面结构变化,游标卡尺测量矫治前后上颌模型牙弓长度、宽度的变化,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测量分析矫治前后患者正面微笑像变化.分析矫治前后颅颌牙面软硬组织,牙弓宽度、长度以及正面微笑像颊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矫治后,患者SNA角、ANB角、U1-NA角、UL-E和LL-E较治疗前降低,NLA角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牙弓中段宽度(UPP)、上颌牙弓后段长度(UPD)、上颌牙弓后段宽度(UMM)和上牙弓全段长度(UAD+UPD)指标均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矫治后正面微笑像口角宽度(Ch to Ch)、正面微笑像颊廊宽度之和(BC)及正面微笑像双侧颊廊比率(BCR)水平增加,正面微笑像上颌可见牙列宽度(Va to Va)水平降低,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PP变化与BC和BCR变化呈负相关(P<0.05);UAD+UPD变化与UL-E变化呈正相关(P<0.05);Ch to Ch变化与U1-NA和UL-E变化呈负相关(P<0.05);BC变化与SNB角呈正相关(P<0.05).结论 骨性Ⅱ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后牙弓长度变化与侧貌凸度改善密切相关,牙弓中段宽度减少可能会引起正面微笑时颊廊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