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气科学》 >关于我国北方干旱化及其转折性变化

关于我国北方干旱化及其转折性变化

         

摘要

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北方的"西湿东干"和东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格局.近十几年来,这种降水长期变化的分布格局是维持还是发生了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年降水观测数据、自矫正的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地表湿润指数SWI及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卫星数据反演的陆地水储量(TWS)对中国区域干旱化问题进行了再分析.结果表明,近16年(2001~2016年),中国东部地区(100°E以东)"南涝北旱"的格局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长江上中游及江淮流域已转为显著的干旱化趋势,而华北地区的降水已转为增加趋势,东部"南旱北涝"的格局基本形成;北方过去的"西湿东干"也转变为"西干东湿"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然,中国区域的降水格局在2001年后发生了明显的年代尺度转折性变化,两种常用干旱指数scPDSI和SWI的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但GRACE的陆地水储量(TWS)的分析却显示,最近16年来,中国东部"南涝北旱"的格局仍未发生变化,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干旱化的时段,且有加剧的趋势,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 来源
    《大气科学》 |2018年第4期|951-961|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南京大学,南京21002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 关键词

    降水; 干旱化; 陆地水储量(TWS); 南涝北旱; 转折性变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