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三峡(人文版)》 >金沙江: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走廊

金沙江: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走廊

         

摘要

金沙江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涵盖了河谷、盆地、湖泊、高山等众多类型.山川割据塑造了多元复杂的地理环境,流域内的居民在改造自然环境、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出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 地理环境与多元民族文化 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源头.这一认识如今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岷山导江"的观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即岷江被视为长江源头.长江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历代典籍对其源头金沙江留下了许多记述.战国时期成书的《禹贡》称金沙江为黑水,在其他典籍中,它又有绳水、淹水的称谓,三国时期称为泸水,诸葛亮《出师表》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叙述的就是蜀军渡过金沙江进入云南的历史事件.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首次对金沙江水系作了详细描述,但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他没有阐述金沙江与长江干流的关系.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实地考证了金沙江和岷江,首次提出了"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的理论,将金沙江视为长江上游源头,纠正了白《禹贡》以来对于江源的认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