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 >3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经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的探讨

3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经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的探讨

         

摘要

背景与目的:经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纵隔淋巴结诊断中的运用日趋广泛,但涉及麻醉方法的文献报道甚少.本研究探讨3种不同麻醉方法在EBUS-TBNA的应用比较.方法:从2009年1~11月,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35~65岁,因纵隔淋巴结肿大需行EBUS-TBNA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气管及声门表面麻醉复合静脉镇静(T组)、静脉麻醉(R组)和全身麻醉(G组),每组20例.T组使用2%利多卡因5 mL经环甲膜注入行气管表面麻醉后TCI丙泊酚3 μg/(kg·min);R组TCI丙泊酚4 μg/(kg·min)及瑞芬太尼5 ng/mL;G组TCI丙泊酚4 μg/(kg·min)和瑞芬太尼5 ng/mL,顺式阿曲库铵0.25 mg/kg为诱导剂量,按需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mg/kg.3组患者均在入睡后置入喉罩,T组保留自主呼吸;R组和G组潮气量设置为8mL/kg行容量控制机械通气.观察记录患者入室、诱导后即刻、喉罩置入时、超声探头置入时、术毕、术后30min时患者桡动脉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BIS值,以及患者呛咳和呼吸抑制次数、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术者暂停手术操作次数、术后24 h恶心呕吐次数、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结果:T组患者在置入喉罩和内镜进入声门时血压、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变化不明显.部分患者镇静后有一过性呼吸抑制.R组诱导后血压低于基础值(P<0.05),内镜进入声门时部分患者发生呛咳及术后有恶心呕吐发生.G组诱导后至术毕平均血压低于基础值(P<0.05),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及苏醒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明显高于T组和R组(P<0.05),无呛咳反应发生.结论:气管及声门表面麻醉复合镇静和静脉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能够更安全地应用于EBUS-TBNA.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