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阿拉伯哲学家们的理想社会

阿拉伯哲学家们的理想社会

         

摘要

阿拉伯-伊斯兰哲学思想是在伊斯兰社团所经历的社会动荡、政治分歧所引起的大辩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阿拉伯哲学家历来注重社会和政治问题。他们中除极少数人过着平静的隐居般的生活外,大多生活在社会的风口浪尖,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奔波,有的还进入权力层。铿迪的大半生在麦蒙和穆阿泰绥姆·比拉哈里发的王宫中度过。法拉比是阿勒颇哈姆丹朝埃米尔(国王)赛义夫·道莱的近臣。伊本·西那曾被布韦希朝夏姆斯·道莱和阿拉乌·道莱两位素丹任命为首席大臣和顾问。伊本·巴哲在格拉纳达和萨拉戈萨执掌过大权。 伊本·图斐勒出任过穆瓦希德朝艾布·叶厄古卜·尤素福哈里发的御医兼大臣。这一职位后来由伊本·鲁世德接任。身处封建政治之中心,他们的处境不可能一帆风顺,不是陷于矛盾纠葛难以自拔,就是屡遭谗言而受陷害。例如,伊本·西那在迈哈姆德·加兹纳维素丹在位时曾被通缉,险遭杀害。伊本·巴哲被人毒死。伊本·鲁世德一度被贬流放,著作被焚。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阿拉伯哲学家十分重视对人际关系和人类社会的研究,提出他们的幸福观、道德论,描绘理想社会的蓝图。 一、法拉比的道德城 法拉比认为人们为生存,须结成社会。最理想的社会是道德城,它是人们“通力协作,实现真正的幸福”的社会。这个社会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