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血清IL-6与中性粒细胞表型及吞噬力关系在脓毒症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血清IL-6与中性粒细胞表型及吞噬力关系在脓毒症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表型及吞噬力关系在脓毒症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患者121例,分为两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95例,包括非脓毒症患者19例,脓毒症患者5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局部感染组(26例)以及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BNs)表面簇分化抗原(CD) 62L、CD64和CD11b分子及其吞噬功能.结果 SIRS组患者血清IL-6和IL-10水平最高(P<0.01),其次为局部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脓毒症休克组IL-6水平最高(P<0.01),其次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P<0.01).脓毒症休克组与脓毒症组血清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IL-6组比较,高IL-6组脓毒症患者血清hs-CRP、PCT和IL-10水平亦见增高(P<0.01),PBNs CD11b指数和CD64指数也同时增高(P<0.01),高IL-6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高于低IL-6组(P<0.01).结论 脓毒症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渐升高,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最高,其次是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高IL-6水平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增强,同时高表达CD64和CD11b.血清IL-6水平与脓毒症的诊断和分期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血清IL-6可为临床诊断及分期、疾病进展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著录项

  •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8期|1265-1270|共6页
  •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安徽高校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检验科 巢湖238000;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安徽高校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安徽省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安徽高校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合肥23002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631.3;
  • 关键词

    IL-6; IL-10; CD64; CD11b; CD62L; 脓毒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