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石学报》 >东天山四顶黑山地区545Ma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学和成矿学意义

东天山四顶黑山地区545Ma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学和成矿学意义

         

摘要

在东天山四顶黑山地区元古代深变质地层中发现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研究了它的产状、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特征及其发现的地质意义.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为后侵位的镁铁质杂岩体和花岗岩所穿切与破坏,其正堆晶结构发育,并可划分出两个结晶与演化旋回.四顶黑山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稀土微量元素含量和配分结构与该地区镁铁质杂岩、及图拉尔根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明显不同,具低∑REE、正δEu异常、高Sr低Rb、高Nb/U值、及Nb、Zr和Hf亏损等地球化学特征,该特征与裂谷成因的攀枝花层状辉长岩和曹家村层状岩体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四顶黑山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能也形成于裂谷构造环境.选择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下部韵律层顶部辉石角闪石岩、镁铁质杂岩体闪长岩和角闪花岗岩中的角闪石开展39Ar/40Ar定年,结果显示3种岩体分别形成于545±5Ma、263.8±2.6Ma和200.8±0.91Ma.四顶黑山545Ma裂谷成因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发育,意味着早寒武世是天山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型Cu-Ni矿的成矿期之一,天山地区在元古宙变质岩为基底的古大陆在早寒武世出现了雏形裂谷构造,545Ma可能是古天山洋形成的初始期.

著录项

  • 来源
    《岩石学报》 |2006年第11期|2665-2676|共12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新疆有色704地质队,哈密,83900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新疆有色704地质队,哈密,839000;

    新疆有色704地质队,哈密,83900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地质学;
  • 关键词

    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 545Ma; 四顶黑山; 东天山; 大地构造学与成矿学意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