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地质学报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西藏雄巴古滑坡变形特征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西藏雄巴古滑坡变形特征

     

摘要

大型古滑坡及其强变形和复活灾害日益频发,已造成重大灾害事件和严重损失.古滑坡的发育、变形影响因素多、机理复杂和识别难度大,本文采用SBAS-InSAR技术,结合遥感解译,获取了金沙江西岸雄巴村古滑坡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间的地表变形特征.研究表明,雄巴古滑坡方量巨大,可达2.6×108~6×108 m3,根据InSAR形变监测结果,滑坡前缘发育H1和H2等2个大型强变形区,变形级别分为4级:极强变形区(-132.1 mm/a≤VLOS<-58.5 mm/a)、强变形区(-58.5 mm/a≤VLOS<-20.3 mm/a)、中等变形区(-20.3 mm/a≤VLOS<l.8 mm/a)和弱变形区(1.8 mm/a≤VLOS<55.4 mm/a);其中H1变形区,最大累计变形量达203.8 mm,H2变形区变形量达302.1 mm.受金沙江河流侵蚀,特别是上游75 km的2018年10月和11月白格2次滑坡-堵江-溃坝-泥石流/洪水灾害链对雄巴古滑坡坡脚的侵蚀,加剧了雄巴古滑坡的变形,其中H1变形区的蠕滑速率是白格滑坡灾害链发生前的14~16倍,灾害链引起H2区发生变形,雄巴古滑坡整体呈现牵引式复活状态.基于SBAS-InSAR的形变监测结果得到了野外的验证,目前H1变形区前缘出现局部垮塌,滑体中横向和竖向裂缝发育,局部呈现拉张状态.雄巴古滑坡目前呈现持续变形中,部分地段为加速变形,雄巴古滑坡发生大规模复活将导致堰塞金沙江-溃坝-泥石流灾害链,应加强雄巴古滑坡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为该区正在规划建设的重大工程和流域性地质安全风险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地质学报》|2021年第11期|3556-3570|共15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 05006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SBAS-InSAR; 古滑坡复活; 变形监测; 地质灾害链; 雄巴村; 西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