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理学报》 >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规模等级

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规模等级

         

摘要

选取遗址面积、文化层厚度、重要遗物、重要遗迹4个变量,利用SOFM网络对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按照裴李岗、仰韶、龙山、夏商4个阶段分别进行聚类分析,以此对区域不同时期早期聚落的规模等级进行划分,其中裴李岗时期聚落划分为2个级别,仰韶、龙山时期聚落均划分为3个级别,夏商时期聚落划分为4个级别。结果表明,裴李岗时期区域聚落等级规模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大致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区域聚落规模等级出现分异,这种分异在龙山时期得以延续,并于夏商时期最终形成。此外,规模等级划分结果还对于特定时期文化面貌的区域差异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在裴李岗时期3个区域所属的不同文化系统与夏、商文化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规模等级研究发现,SOFM网络具有的邻近单元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特征可以降低遗址面积不准确性对于分类结果的影响,非常适合于早期聚落规模等级的划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