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数据背景下建筑行业信用体系研究
【6h】

大数据背景下建筑行业信用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3.1研究方法

1.3.2论文结构

第二章信用体系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信用理论

2.1.1信用的定义

2.1.2信用分类

2.1.3信用的重要性

2.2信用体系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国外信用体系建设

2.2.2国内信用体系建设

2.3大数据征信研究综述

2.3.1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及优势分析

2.3.2信用大数据的来源、特征及影响

2.3.3大数据征信发展

2.4数据对信用体系风险防控方案

2.4.1建立大数据对建筑业信用评价监管框架

2.4.2信用信息征集(征信)

2.4.3信用评定(评信)

2.4.4信用信息运用(用信)

第三章建筑企业信用行为分析

3.1建筑企业及资质

3.2建筑企业信用行为

3.2.1建筑企业信用行为的本质

3.2.2建筑企业信用行为的外在表现

3.3完善信用体系的意义

第四章大数据对建筑行业信用体系案例研究

4.1案例背景

4.1.1信用组织情况

4.1.2财务风险管理状况

4.1.3工程安全管理情况

4.1.4工程质量管理情况

4.1.5行政处罚情况

4.1.5法律诉讼情况

4.1.7信用融资情况

4.2数据采集

4.3信息评估

4.4数据分析

第五章大数据对于完善建筑业信用体系政策建议

5.1加强建筑业监管立法顶层设计

5.2发展分享经济

5.3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5.4完善分类监管

5.5开展质量溯源

5.6推进社会统一信用代码

5.7引导企业建立内部信用管理机制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成果显著,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建筑业体系的完善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至关重要。作为建筑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建筑施工企业在资质的获得和使用、市场交易、产品生产、社会责任的履行等方面诚信守约的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完善建筑行业信用体系、改善建筑市场失信状况、加强整体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提高自身优势,树立企业品牌意识,从而创造经典传世的建筑产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17年参与建筑行业信用评价的全国109家施工企业为研究对象,介绍目前建筑企业关于信用组织、财务风险、工程安全管理等信用现状,总结当前建筑行业信用存在的问题。 其次,结合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信用体系指标,对109家企业抽取指标进行分析,说明大数据在建筑企业关于偿债能力、市场竞争等方面的预测具有有效性。本文就大数据对于建筑业未来信用风险监管和风险控制起到的作用展开研究。 最后根据以上的阐述、介绍、论证,从加强建筑业立法监管、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完善分类监管等方面提出对完善建筑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