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治话语的趋近化分析--以特朗普总统在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为例
【6h】

政治话语的趋近化分析--以特朗普总统在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Research Goals and Questions

1.4 Layouts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y 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2.2 Previous Study on Proximization Theory

2.3 Previous Study on Pol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2.4 Previous Studies on Speeches at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Chapter Three Theory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of Proximization Theory

3.2. The Spatial-Temporal-Axiological Model

Chapter Four An Analysis on Trump’s 73rd Remarks:Based on Proximization Theory

4.1 Research Design

4.2 Proximization Theory as a Complement to CDA

4.3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Research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参考文献

Appendix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政治与政治话语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政治话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作为政治话语分析的重要视角之一,具有多学科特征。近年来,认知因素在分析劝诱性、操纵性话语和话语识解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美国的政治决策和对国际局势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在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发表了关于美国和国际形势的讲话,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因此,本文基于Cap(2006,2008,2014,2017)的趋近化理论,提出了关于特朗普讲话的趋近化模型。采用该模型,本研究主要从两大角度进行分析,即内部指示中心(IDCs)和外部指示中心(ODCs),以解释美国与盟友的合作及他国的冲突。  之后,研究进行详细的趋近化分析,进一步考察特朗普讲话中使用的趋近策略。首先,本文探讨了美国社会及其听众(美国民众)所拥有的独特社会认知,从而揭示特朗普的言论能够达到其目的的深层原因。结果表明,只有在话语构建(说话者)和话语解释(听者)过程都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地实现话语的政治目的。其次,语篇中广泛使用了三种接近策略;它们是空间的、时间的和价值的接近。Cap(2014)将其命名为时空价值论分析模型,简称STA模型。特朗普在演讲中从上述三种途径将“他们”(ODC,通常是外部的不良影响)推广给“”(IDC),这三种途径构建了强烈的冲突,形成了对(可能发生的)坏事采取行动的紧迫感。在话语解释维度上,“”(美国公民)基于对美国社会及其社会认知的理解,如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个人主义、“美国优先”意识形态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特朗普的言论。最终促成了特朗普和他政府的政治话语目的的成功实现。  本文从趋近化的角度对政治话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此外,这些发现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政治话语及其背后的意图,并加深读者对趋近化理论的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