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研究——以贵州省织金县退耕还林工程为例
【6h】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研究——以贵州省织金县退耕还林工程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涵义的界定

1.2.2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研究内容

1.2.3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制约因素

1.2.4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研究方法

1.2.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退耕还林工程的特点

2.1.2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概念及涵义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3 小结

3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概念及涵义

3.2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体系构建指导思想

3.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3 指标的选择与设置方法

3.2.4 指标体系构建

3.3 小结

4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4.1 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4.1.1 确定指标权重

4.1.2 评价指标量化

4.1.3 评价方法

4.1.4 确定评价因素基准

4.1.5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障碍度计算

4.2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4.3 小结

5 实证评价与分析

5.1 织金县基本情况和退耕还林概况

5.1.1 织金县基本情况

5.1.2 退耕还林概况

5.2 织金县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5.2.1 指标影响因子

5.2.2 指标量化

5.2.3 指标变量汇总

5.2.4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5.2.5 评价指标体系主题层的综合评价

5.2.6 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的综合评价

5.2.7 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的综合评价

5.3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障碍度计算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退耕还林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其实施是否能最终实现国家的预期目标,国家又将采取怎样的后续保障措施才能使其巨额投入的成果不被破坏,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进入了巩固成果的阶段,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巩固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需要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使其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问题是在21世纪才提出的,是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是宏观理论在微观的应用。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发展观,对其理论、战略和评价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中观领域,忽视了微观领域中的可持续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发现对微观领域中各类工程的可持续性问题鲜有论述,特别是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的研究,更为缺少,也不够系统和深入。
   本文正是据此,在研究其现状和理论的基础上,从稳定能力、动力牵引及支撑基础三个子系统入手,对退耕还林实施地区的工程可持续性进行研究,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其研究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谐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发展林业项目管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1)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研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微观建设工程上的具体应用。该项研究能使退耕还林工程在其生命周期内实现发展、协调、持续三种本质的统一;能使退耕还林工程与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相互促进:能够对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的状态、能力和影响因素进行诊断和分析;能够对退耕还林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最终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决策和管理水平,保障和推动整个西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找出影响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为改变可持续性评价结果指明方向。
   (3)退耕还林是重大生态工程,通过可持续性评价可以总结经验,为其他相似工程提供参照。
   鉴于其重要性,本文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在阐述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方法等基础上,并遵循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根据织金县的实际情况,从稳定能力、动力牵引及支撑基础三个子系统入手,选取27个指标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织金县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通过障碍度计算找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
   稳定能力子系统处于弱可持续性水平。其中,“国家层面”主题、“实施到位度”主题、“农户参与度”主题分别处于弱可持续性水平、基本可持续性水平、基本可持续性水平。
   动力牵引子系统处于弱可持续性水平。其中,“生态环境变化”主题、“经济发展变化”主题、“农户收入变化”主题处分别处于弱可持续性水平、不可持续性水平及基本可持续性水平。
   支撑基础子系统处于不可持续性水平。其中,“资金投入”和“社会支撑”主题分别处于不可持续性水平,而“技术支撑”处于弱可持续性水平。
   综合评价的总结果表明,织金县退耕还林工程目前处于弱可持续性阶段,符合发展现状,说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可信的。
   由得出的评价结果,结合织金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织金县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