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方潮湿地区大遗址地球物理考古技术应用研究初探
【6h】

南方潮湿地区大遗址地球物理考古技术应用研究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大遗址地球物理考古技术

2.1 高密度电法

2.1.1 基本原理

2.1.2 数据采集和处理

2.2 电容耦合式电阻率法

2.2.1 基本原理

2.2.2 数据采集和处理

2.3 地震散射

2.3.1 基本原理

2.3.2 数据采集和处理

2.4 大遗址地球物理考古技术分析

2.4.1 大遗址特点比较分析

2.4.2 地球物理考古技术分析

3 软地表条件下的应用-以广西合浦汉墓群考古调查为例

3.1 工区概况

3.2 数据采集和处理

3.2.1 数据采集

3.2.2 数据处理

3.3 勘探结果解释和分析

3.3.1 半已知区域调查试验

3.3.2 M1号墓重点测区

3.3.3 未知区域的探测调查

4 硬地表条件下的应用—以吴越国捍海塘遗址调查为例

4.1 工区概况

4.2 数据采集和处理

4.2.1 电容耦合式电阻率法

4.2.2 地震散射法

4.3 勘探结果解释和分析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地球物理考古技术以考古目标体与周围土壤介质的物性差异为基础,用专门的设备仪器采集这些异常场数据,然后分析异常的特征,从而推断地下考古目标体的位置、大小、深度、形态等特征,具有无损、高效、经济、可探测深度大等诸多优点,正好满足了大遗址考古的需要。然而,地球物理方法也面临着适用性和多解性的问题,同样的考古遗存不同的地球物理方法有不一样的应用效果;同样的地球物理方法,在不同的考古遗存亦有不同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因此需要具体遗址具体分析。地处南方潮湿地区的大遗址,具有面积大的特点,气候潮湿多雨,地质条件和地表条件都不同于北方干旱地区,对调查效率和效果有更高的要求,更是面临地球物理考古技术的适用性、有效性、采集效率等问题。
  本文以南方潮湿地区典型的大遗址一广西合浦汉墓群遗址和杭州吴越国捍海塘遗址作为勘探目标,结合两处遗址的地质环境和地表特点,在广西合浦汉墓群遗址针对性地使用了高密度电法开展调查研究,在杭州吴越国捍海塘遗址选择性地使用了电容耦合式电阻率法和地震散射法勘探,从而用三种地球物理考古技术在不同的大遗址上开展了相应的考古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能很好地适应广西合浦汉墓群的调查,在多个测区探测结果与考古队初步的钻探结果相比较,基本能够吻合,且能较好地识别出一些成规模的结构,如墓室、墓道等汉墓结构。电容耦合式电阻率法对大石块等高阻目标体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对于捍海塘的探测效果比较好,能够实现数据的高效采集,极大提高了大遗址地球物理调查的效率,同时,无须在地表插置电极的特点,更让电容耦合式电阻率法在城市硬地表条件无法插置电极的情况下大显身手,更加体现出了电容耦合式电阻率法的优越性。地震散射法配合使用免插拨检波器,在杭州吴越国捍海塘的调查中亦表现出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对大石块高速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能大体分辨出海塘的形状和结构特征,是具有非常广阔应用前景的地球物理考古技术。至此,初步研究了南方潮湿地区大遗址的地质环境和地表条件给地球物理考古调查带来的适用性、有效性等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